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任弼時同志作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為鑄造這一活的靈魂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如果說,黨的群眾路線是一部跨越時代的進行曲,那麼,弼時同志至少參與譜寫了合群、靠群、為群這三首和諧的樂章。
  
  (東渡黃河)
  第一樂章叫“合群”----弼時同志以寬廣的胸襟和真摯的情懷,回答了“融入誰”的問題。
  
  常識告訴人們: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江大海才不會幹涸。毛主席說:“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實踐證明,離群者必敗,合群者必勝。
  弼時同志誕生於汨羅江畔,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沐浴著他幼小的心靈。上小學的時候,他就寫過一篇作文叫《合群說》,他這樣寫道:“國者由人民而成,必賴人民以強。欲強之道,莫如合群。……中國有四萬萬同胞,而不能勝少數人之小國者,咎在不能合群也。”小小年紀,他就意識到只有與群眾打成一片才有力量,把“合群”視為“強國之基”,融入群眾的思想火花粲然於筆端。
  五四運動的洪流,使他從學校走向社會,從城市走向鄉村,從激揚文字投身到實際的鬥爭行列。1920年8月,他加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冬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他走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從某種意義上說,他走上了一條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合群”之路。
  合群,需要理論支撐。當年,弼時同志領導共青團工作,就號召青年“努力在農民中活動”,要求共青團“深入群眾”,做到“青年群眾化”。1943年6月,弼時同志為紀念建黨22周年,發表《共產黨員應當善於向群眾學習》一文,更加鮮明地指出:“每個黨員對待群眾的態度,不是站在群眾之上,而是站在群眾之中,並有虛心向群眾學習的決心。”這就進一步從理論上了回答了“融入誰”的問題。
  合群,需要身體力行。在革命實踐中,弼時同志把融入群眾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曾經與弼時一起工作過的同志,都對他重視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和合群奮鬥的工作態度印象深刻。王首道回憶:“任弼時善於調查研究,喜歡看材料,喜歡遇事找群眾商量,傾聽群眾的意見。”王震說:“他註重調查研究,深入實際,善於正確解決複雜的、重大的問題。”陸定一也回憶:“弼時同志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他不怕麻煩和善於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的優良作風,這種作風使他成為全黨全軍所熱愛的領導者。”
  合群,需要傾聽群眾呼聲。1947年1月,國民黨軍隊包圍呂梁山區雲周西村,15歲的村婦聯會秘書劉胡蘭慷慨就義。她的英雄事跡可歌可泣,在當地老百姓中廣為傳頌。弼時同志知道後,深受感動,認為劉胡蘭是個好典型,當即表態:“劉胡蘭同志英勇就義的事跡,對全黨、全軍、全體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都是一個很好的政治思想教育材料,我要向毛主席報告,要大力宣傳。”第二天,他就趕往王家坪向毛主席彙報。毛主席當即讓警衛員擺上筆墨紙硯,奮筆寫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個大字。新華社及時播發了劉胡蘭的事跡和毛主席的題詞。就這樣,劉胡蘭的名字和事跡很快傳遍大江南北,在各個解放區產生了巨大影響。
  第二樂章叫“靠群”----弼時同志以堅定的信心和執著的追求,回答了“依靠誰”的問題。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只有依靠群眾,才能使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弼時同志就是我黨善於依靠群眾的卓越領導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紅軍長征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人間奇跡,譜寫了響徹雲霄的革命凱歌,但一個小小的插曲卻差點改變了歷史的航向。長征途中,張國燾自恃人多勢眾,個人野心極度膨脹,不但公然與黨中央分庭抗禮,而且為了一己私利,不惜使用各種手段,對當時不明真相的紅二、六軍團進行分化瓦解,又是請吃送禮,又是封官許願,並派“工作團”到紅二、六軍團“公關”。弼時同志知道原委後,非常氣憤,但他相信紅軍是聽黨中央指揮的,只有依靠廣大指戰員的政治覺悟,才能最終剋服分裂活動。所以,他特別囑咐軍團政治部:一是讓紅四方面軍來的幹部,只准講團結,不准講反對毛、周和紅一方面軍的問題;二是紅四方面軍給紅二、六軍團發的文件,一律不准往下發。在過草地時,他特意來到紅四方面軍的隊伍中,分別找徐向前、傅鍾、李卓然等領導人交心談心,商討對策,並做廣大指戰員的工作,使大家明白了真相,澄清了是非。他還寫信給賀龍、關嚮應、蕭克、王震等紅二、六軍團領導人,表明“我不同意張國燾的那一套”,堅決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統一,最終促成紅軍三大主力在陝北的大會師。從此,張國燾再也不敢小瞧這個曾是“富有青年氣味”的“小弟弟”,而“要笑著叫他‘任鬍子’”了。
  1947年11月中旬,解放戰爭已轉入戰略反攻。此時,山西、河北、山東、華中等解放區土地改革普遍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弼時同志高興地說:“現在群眾起來了,我們不能沒有堅定的方針,不能不堅決支持廣大群眾這種直接實行土地改革的行動。”他帶病到錢家河周圍做調查,親自訪問農民,征求他們對土改的意見。安排身邊的工作人員利用外出幫助群眾幹活的機會,逐村逐戶調查人口數、土地數和評定階級成分的情況,交代他們外出購物時要詢問商人生意好不好做,怕不怕被沒收等,然後寫成材料交給他。他以這種方式,掌握了三十幾個村子的基本情況。在楊家溝會議上,他主持土改組的討論,結合自己的調研,作了糾正“左”傾錯誤的發言,得到了黨中央、毛主席的高度評價。
  1948年1月,在西北人民解放軍前線委員會擴大會議上,他又作了《關於土地改革幾個問題》的長篇報告,分析了發生“左”傾錯誤的原因,提出了糾正的原則和方法。後來,毛主席還稱贊說:“土地法上講,禁止亂打亂殺。弼時同志那個文件起了相當的作用。”1948年3月,黨中央離開陝北,東渡黃河,向華北轉移。一路上,弼時同志走到哪裡,群眾工作就做到那裡。他利用一切機會接觸幹部和群眾,聽取彙報,指導工作。4月8日,他在霸牆村還專門調研土改政策落實情況,找農會主席談話,提高幹部們的思想認識。
  土改激發了農民難以估量的革命熱情,成為解放戰爭之所以勢如破竹的最重要因素。這是弼時同志依靠群眾,攻堅克難,推動革命走向勝利的又一個歷史見證。
  第三樂章叫“為群”----弼時同志以駱駝的精神和公僕的本色,回答了“為了誰”的問題。
  
  有首歌至今還很火,名叫《為了誰》:“泥巴裹滿了褲腿,汗水濕透了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為了誰?我們的黨旗上鐵鎚和鐮刀的圖案早就作了昭示,弼時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也早就作了回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誌。弼時同志是黨和人民的駱駝。他一生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喜樂相連,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疑是民間疾苦聲”“一枝一葉總關情。”在中央蘇區,弼時同志和戰士們一起上山挖野菜,過著一樣艱苦的生活。在戰鬥行軍中,他拖著虛弱的身體與指戰員一道強行軍,堅持“餓肚子餓不掉為群眾服務這顆心,大家一定要維護群眾利益,一草一木也不能侵犯。”在侯家溝調研時,他幫助部屬師哲尋找到了失散15年的妻子和女兒。在延安棗園,他經常抽出時間深入農民家庭,幫助解決困難。有一次,一個叫趙占山的農民妻子得了急病,窮山溝里缺醫少藥,正準備將病人抬到十幾裡外去求醫時,卻聽到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只見一位背著藥箱的軍醫找上門來了!趙占山喜出望外,感激得熱淚盈眶。原來,弼時同志交代過村長,凡是農民家裡遇有急事,要馬上向他報告。這次,就是弼時同志聞訊後親自叫醒熟睡的醫生,才有了這感人的一幕。
  伴隨弼時同志多年的幾件“寶貝”,也頗能體現他的為群情懷和駱駝形象。比如一根拐杖,從長征路上就開始伴隨著他。弼時同志拖著重病後虛弱的身軀,在雪山草地上吃力地扶杖前行,多次摔倒又爬起來,一直走到目的地。在延安、在西柏坡、在莫斯科、在北京,積勞成疾的弼時同志,再也離不開那根拐杖,直到走完年僅46歲的人生。又比如,一條毯子,從20世紀30年代一直用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成為了革命的傳家寶。再比如,一件毛背心,是妻子陳琮英用自己的圍巾改織的,穿了十多年,破了照樣穿著。還比如,“人走燈關”的字條,自從進了北京城,就一直貼在自家每個電燈開關處,時刻提醒孩子們和工作人員節約用電。
  弼時同志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錢多,三怕麻煩別人。這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條。弼時同志曾兩次被捕入獄,遭到敵人的嚴刑拷打,加之長期超負荷工作,以至積勞成疾。黨中央非常關心他的健康,多次安排他療養休息,但他卻總是帶病堅持工作。在淮海戰役的決戰時刻,五大書記集中辦公,醫生告誡他不要熬夜,他說:“我們都是共產黨員,肩負著革命的重擔,能堅持走一百步,就不該走九十九步”。他通宵達旦地查看地圖,研究戰報,參與決策。有時候,夜深了,他常常對朱德說:“老總,勞逸結合,你打一會盹,精力會充沛些。”朱德勸他:“你雖然年輕,但有病在身,得註意。”弼時同志說:“我年輕些,應該更多地做事,不舒服時,靠一會就行了。”就這樣,他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後來,由於健康原因,他無法參加開國大典,只得獃在病房裡,全神貫註地收聽天安門城樓上傳來的毛主席的聲音。朝鮮戰爭爆發後,新中國迎來最嚴峻的挑釁。他寫信給毛主席和書記處,要求“照莫斯科醫生所囑,現在開始每日4小時工作為好”。他每天閱讀電報,實際工作量遠遠超過4小時,而且常常堅持到深夜,完全忘記了自己重痾在身。1950年10月27日,弼時同志終因勞累過度,溘然長逝……
  合群、靠群、為群的經典樂章,回答了融入誰、依靠誰、為了誰的歷史課題,那樣的情真意切,如此的鏗鏘有力,這既是弼時同志與人民群眾心心相印、血肉相連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黨的群眾路線從歷史走向未來的時代強音。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新湘評論》2014年第11期)  (原標題:張志初:合群 靠群 為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z19eztg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